计算机系统基础
1. 输入/输出技术的三种方式:
直接查询控制:有
无条件传送
和程序查询
方式,都需要通过CPU执行程序来查询外设的状态,判断外设是否准备好接收数据或准备好了向CPU输入的数据。在这种情况下CPU不做别的事情,只是不停地对外设的状态进行查询。中断方式:当I/O系统与外设交换数据时,CPU无须等待也不必查询I/O的状态,而可以抽身来处理其他任务。当I/O系统准备好以后,则发出中断请求信号通知CPU,CPU接到中断请求信号后,保存正在执行的程序的现场,转入I/O中断服务程序的执行,完成与I/O系统的数据交换,然后再返回被打断的程序继续执行。与程序控制方式相比,中断方式因为CPU无需等待而提高了效率。
DMA:
直接寄存器存取
方式,是指数据在内存与I/O设备间的直接成块传送,即在内存与I/O设备间传送一个数据块的过程中,不需要CPU的任何干涉,只需要CPU在过程开始启动与过程结束时的处理,实际操作由DMA硬件直接执行完成。
2. 死锁资源计算数
系统不会发生死锁的条件是:系统资源总数≥进程数*(每个进程所需资源数-1)+1。
3. 线程相关概念
在同一进程中的各个线程都可以共享该进程所拥有的资源,如访问进程地址空间中的每一个虚地址;访问进程所拥有的已打开文件、定时器、信号量等,但是不能共享进程中某线程的栈指针。
4. 位示图
位示图
是利用二进制的一位来表示磁盘中的一个盘块的使用情况
位示图的大小=磁盘块数量/字长多少位
5. 性能评价方法
常见的性能评价方法包括:
时钟频率法:以时钟频率高低衡量速度。
指令执行速度法:表示机器运算速度的单位是MIPS。 等效指令速度法 ( Gibson mix,吉普森混合法):通过各类指令在程序中所占的比例(Wi)进行计算得到的。特点:考虑指令比例不同的问题。
数据处理速率法(PDR ,Processing Data Rate ):PDR值的方法来衡量机器性能,PDR值越大,机器性能越好。PDR = L/R 特点:考虑CPU+存储
综合理论性能法(CTP ,Composite Theoretical Performance ):CTP用MTOPS(Million Theoretical Operations Per Second,每秒百万次理论运算)表示。CTP的估算方法是,首先算出处理部件每个计算单元的有效计算率,再按不同字长加以调整,得出该计算单元的理论性能,所有组成该处理部件的计算单元的理论性能之和即为CTP。
基准程序法:把应用程序中用得最多、最频繁的那部分核心程序作为评估计算机系统性能的标准程序,称为基准测试程序(benchmark)。
基准程序法是目前一致承认的测试系统性能的较好方法。 基准程序法由于考虑了软硬件多方面的因素,所以准确度是各种评价方法中最精准的。
6. Cache
Cache是介于CPU与内存之间的一种高速缓存。这种存储器速度比内存快了很多倍,利用到局部性原理,只需要少量的Cache,便能使整个机器访问内存数据得到极大的提升。所以Cache是一种应用非常普遍的技术,Cache在实际应用中,可以分多级,如1级Cache,2级Cache。1级Cache往往位于CPU中,其容量比在主板上的2级Cache小,但速度比2级Cache快。 影响Cache命中率的因素包括高速存储器的容量、存储单元组的大小、组数多少、地址联想比较方法、替换算法、写操作处理方法和程序特性等,这些因素相互影响,没有关键影响因素。而A选项错误的原因是:在容量确定的情况下,替换算法是影响Cache命中率的关键因素,而不是时间复杂度,可以理解为,时间复杂度只会影响命中的速度,并不能影响最终是否命中。
7. CISC与RISC
其他
【测试精确度排名】 真实的程序 > 基准程序【核心程序】 > 小型基准程序 > 合成基准程序
测试相关
性能评估是为了一个目的,按照一定的步骤,选用一定的度量项目,通过建模和实验,对一个系统的性能进行各项检测,对测试结果作出解释,并形成一份文档的技术。 性能评估的一个目的是为性能的优化提供参考。
在Web服务器的测试中,反映其性能的指标主要有:最大并发连接数、响应延迟、连接速度和吞吐量等。常见的Web服务器性能评测方法有基准性能测试、压力测试和可靠性测试。
最后更新于
这有帮助吗?